新闻资讯
近日,陕西省发布《“一带一路”建设2020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具体设想主要有:深化产教融合,支持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鼓励陕西省学校“走出去”,积极参与配合“一带一路”建设;组织省内高校办好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会及相关配套活动;支持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和“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发挥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交流规模;支持咸阳市与塔吉克斯坦签订《职业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发挥咸阳职业教育发展优势,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等。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深化,陕西已成为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一带一路”的经济和文化门户,这也成为陕西吸引人才的重要契机。不过,一直以来,陕西经济的相对落后,使高校培养的各方面人才“孔雀东南飞”,造成高端人才缺乏,成为长期以来制约陕西发展的瓶颈之一。据了解,多年来,陕西省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远不及东南沿海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链的缺失,也使得省内知名高新科技企业较少,造成了陕西省金融、外贸、高新科技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比例较少,远远无法满足未来陕西省借“一带一路”东风进行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倒逼陕西对人才资源的新需求。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陕西省不断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建设、强化人才支撑。相关专家认为,陕西省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之下,应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带来的良好发展时机,尽快完成经济转型,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吸引和保留大量的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高学历的双高人才,从而使得未来陕西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留住人才最重要的是事业。”陕西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从2017年开始,陕西在能源化工、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部署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每个项目年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力争为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才俊搭建广阔舞台。
据了解,“一带一路”对人才的要求很高——既要了解国内外经济市场规律又熟悉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竞争。有专家认为,陕西地处西部,经济、信息等相对滞后,影响高等院校教学理念、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等思维模式。人才国际性交往较少,访问学者和留学人员互派没有形成北上广那样的规模。这些都是陕西省人才培养和配置急需打破的瓶颈。
专家建议,陕西省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积极开展综合培养模式,为企业发展培养更加合适的专业型人才。如,“一带一路”地域性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多视角地融合已设学科专业,陕西省各高校应重视开发跨专业的“一带一路”相关知识课程,以改革创新促进各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应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到各国各级政府组织和非政府国际组织进行实习锻炼,促使青年人才熟悉国际组织运作、理解国际规则。建立适合“一带一路”科学发展的教学管理和监控体系,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质量,办出各院校服务“一带一路”的学科特色和优势等。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编辑:陕西工业展 中工丝路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