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8731 5747

新闻资讯

社科院蓝皮书:中国边疆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连接线

来源:本站 时间:2020-01-1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14日在京发布了《边疆蓝皮书:中国边疆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边疆获得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而我国边疆的发展则需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以实现,边疆地区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与周边国际环境契合的重要空间,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抓手。


边疆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前沿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连接线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了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从合作空间上看,“一带一路”倡议有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最开始致力于建立中国与泛欧亚地区的合作空间,让泛欧亚空间更加充满合作的活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指向主要是中亚和西亚地区,并经过俄罗斯联邦和地中海地区通向欧洲和非洲北部地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指向主要是从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出发,经印度洋通向欧洲,经南海到南太平洋。“一带一路”倡议将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紧密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泛欧亚合作的现代网络体系。近年,“一带一路”倡议在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形成了升级版,即“一带一路”已超越欧亚范围,实施全球意义上的合作,是全球范围的合作方案。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综合性的全球性的大区域合作方案,主要解决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更具体地说,是解决中国与世界的深度合作问题。而中国与世界的深度合作首先需要中国边疆与周边国际环境进行深度而全面的合作。因此,中国与世界深度合作就必然借助中国的边疆地区——中国的陆疆和海疆加以实现。可以明确地说,中国陆疆和海疆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前沿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重要契合线和连接线。中国沿边9个省区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实施融合发展及区域合作的重要接合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泛欧亚大陆相衔接的重要区域。而中国的海疆则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向世界的重要契合线和纽带。“一带一路”倡议离不开中国边疆地区。中国的边疆地区在中国与世界的深度对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需要借助边疆地区与周边和泛周边地区进行全方位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中国陆疆和海疆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边疆地区是对外联通的最佳空间,是与周边国家进行共商共建共享的衔接区域,是对外开放的枢纽地区。中国陆疆和海疆与周边国家在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新疆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中国的东北边疆、北部边疆也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亚地区和南亚地区是中国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合作区域。而我国南部沿海的福建可发挥很大作用,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重要方向就是中国与太平洋、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国家甚至是北冰洋国家和地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人文领域的交流。

“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需要从中国的周边国际环境做起。崛起的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路径是非常明确的,即“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存在两面性,这表现在:合作与矛盾并存,利益契合与利益竞争并存,既有“中国机遇论”呼声,也有“中国威胁论”噪声。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先构建周边地区命运共同体,这就需要通过发挥中国边疆地区的优势,充分与周边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通过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利益契合。

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要优先方面,中国正在实施亲诚惠容的政策,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拓展周边外交,使之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中国边疆所扮演的角色需要认真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边疆获得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而我国边疆的发展则需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以实现。我国边疆地区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与周边国际环境契合的重要空间。


中国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抓手

蓝皮书认为,中国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抓手。“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我国边疆地区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六条经济合作走廊都需要通过中国边疆地区走向国际。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与中蒙俄经济走廊、朝鲜半岛和泛东北亚地区的海上通道具有密切的关联,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区域。

俄罗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本身就赋予了大欧亚空间合作的现实价值。2019年中俄《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明确宣布,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俄罗斯联邦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支持俄罗斯和中亚等国家以欧亚经济联盟为载体所推动的一体化进程。中俄在着力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相对接。中国还支持俄罗斯联邦提出的关于建设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倡议。这表明,中俄都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同大欧亚伙伴关系并行不悖,完全可以造福欧亚大陆人民。在这个大的框架下,中俄将加强两国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两国毗邻地区的企业将开展大豆等生产、加工、物流合作,全面落实《关于俄扩大大豆和豆制品输华的合作规划》《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农业发展规划》。中俄还将深化交通运输领域合作,推动中俄黑河公路大桥和同江铁路大桥的开通,加强两国间跨境运输合作。中俄黑龙江公路和铁路大桥的通车必将推动两国口岸全方位务实合作,这就要求两国毗邻地区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展开务实对接。此外,中俄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两国应扩大北极航道开发利用,共同建设北极地区基础设施,继续联合开展极地科研合作。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前景。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蒙古国“草原之路”战略对接,中国将华北、东北地区港口向蒙古国开放,使其能够通过这些港口走向海洋。中国可以通过区域合作向蒙古国提供向东过境运输便利,最为现实的是,在辽宁省向其开放港口。蒙古国可以借助辽宁省沿岸港口实现其与亚太地区的经济交流。中国与蒙古国共同建设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具有重要合作意义。只有这样,蒙古国才能实现在亚太地区的深度经济合作。中蒙俄正在积极加强区域合作,谋求“丝绸之路经济带”+“草原之路”+欧亚经济联盟,形成欧亚区域合作的大空间。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形成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规划纲要》《中蒙俄国际道路运输发展政府间协定》等文件。中蒙俄三国合作可以比较完整地实现欧亚过境运输通道的畅通。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与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关联性和经济合作的辐射性。不仅如此,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与8个国家接壤,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缘优势十分明显。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有着密切的合作。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首倡国。两国需要落实《中哈2015~2020年毗邻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建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联合协调机制,形成中哈“物流机制”,进一步畅通中哈陆海联运新型通道,引领哈萨克斯坦从欧亚内地走向海洋,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和“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中国还与其他中亚国家持续进行经济合作,例如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同实施关于两国毗邻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15~2020年)。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构建离不开中国云南和广西两省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从中国广西南宁和云南昆明出发,直至新加坡,由三条陆路和一条水路组成,即南宁和昆明分别至新加坡铁路和昆明至缅甸皎漂铁路,澜沧江-湄公河的水上运输。

东南亚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东盟-湄公河流域开放合作机制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在区域合作中不断发挥作用,中国也在逐步与其建立密切的关系。2015年,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形成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LMC),主要涉及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组建了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三位一体”的合作框架,在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交流、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大的方面加强合作。中国所设立的“两优”贷款、产能合作专项贷款、优先使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设立澜湄合作专项基金等举措具有积极的合作促进作用。澜湄地区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以及中小型合作项目建设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互联互通取得很大进展,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立体综合运输体系和跨境多式联运等物流体系,形成了能源、信息等跨境网络体系,推进立体口岸基础网络建设,着力加强通关便利化制度体系建设。《中国-东盟交通战略规划》和《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重要法律文件。但是,还要看到,我国广西北部湾港作为关键节点还有很大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机制,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铁路联盟,共同推进中老缅泰的《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规划》。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势在必行,而中国西南边疆——云南和广西应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昆明到老挝、越南、缅甸等国际高等级公路已经开通多条,起到了互联互通的作用。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具有重要的区域合作意义,但这条走廊还需各当事方投入更多的精力加以推动。2019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了印度和尼泊尔,对中国与南亚区域合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习近平主席同莫迪总理达成了几项重要的共识和决定:第一,设立高级别经贸对话机制;第二,加强经济发展战略对接;第三,探讨建立制造业伙伴关系,推动双边贸易平衡可持续增长;第四,同意拓展“中印+”合作,推进地区互联互通建设;第五,推动各方尽早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第六,维护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2019年10月,习近平主席同尼泊尔国家领导人也达成了多项共识:第一,“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尼泊尔的“陆联国”国策;第二,实施口岸、道路、铁路、航空、通信等联通工程,构建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第三,启动中尼跨境铁路可行性研究;第四,加强贸易投资、灾后重建、能源、旅游四大领域合作。中尼“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联互通,有利于中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枢纽作用。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与巴基斯坦联手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六条走廊中进展最顺利和最快的合作走廊。当然,中巴经济走廊在建设进程中也有一些相关问题需要从学术的视角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相关的风险评估问题需要从多重视角进行分析。


编辑:中工丝路峰会